冒着细雨游腾冲和顺古镇

想出现在这里? 【点这里】联系我吧

飞机在腾冲机场跑道上滑行,从舷窗向外望去,可见细雨中的另一番情景。云雾笼罩着远山,漫山遍野的绿植在雨水的淋浴下显得更加的葱翠。步出机舱,呼入体内的空气是那么的湿润和清新,让人一下子感受到腾冲是个不错的地方!

预定的民宿和顺客栈的老板娘来接了机。大约四十分钟后来到了位于和顺古镇的客栈,这是我们来云南旅游的第一个居住地。下了车,沿着弯弯曲曲有点山坡的小路前行五十来米,就到了客栈,一个修建得十分古朴的建筑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大的院落,面对面建了三个开间的二层小楼,不大的院子中央是一滩清水,水中有鱼儿在游着,几棵水草漂浮在水面,细雨落在水中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波纹,慢慢的向四周散开来,通过水中的裂石可以进到客房,推开吱吱作响的房门,来到房间,那里的装修和摆设同样古朴典雅,精细实用,可见业主的设计初衷和理念是何等的超前与摩登,那里大大的落地窗可以看到古镇的大部分景象,让人倍感客栈的舒心和安逸,不错不错,有了回家的感觉,好啦,我们就在这里临时安家啦!

看看时间尚早,我和朋友拿起雨伞出了客栈,沿着弯弯曲曲的古镇石板路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与人情,去触摸古镇的过去与当下。

站在古镇李家月台上举目四望,可以看出和顺古镇坐落在一个像马蹄形的山凹里,一条小河从山脚向东流去,整个村落顺着山脚错落有致的建在山坡上,细雨在飘飘洒洒的下着,山间漂浮的云雾低低的压到了山腰的屋顶,古镇犹如漂浮着的一幅国画在大地间向四周摊铺开。

据史料记载,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顺已有先民的繁衍生息,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演变成一定规模的村落。它位于腾冲城西南四公里处,它的名称源于“云顺吉祥,风吹和顺”的诗句,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一个人杰地灵、文化发达的地方,历史上许多男儿南下缅甸、印度经商和无数马帮的往来,使得这里成为有名的侨乡,这里是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窗口,蕴涵着“和睦顺畅”的最佳境界。

和顺古镇一个不太大的村落,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步行走遍它的各个角落,但是这里的文化底蕴和神奇的建筑,那是需要你耐心的去游览和品味的,没个三五天可能是不行的。

我们用了一天的时间走马观花的领略了一下它那传奇的故事和曾经的辉煌。

在无数的景点上,我们首先来到了艾思奇故居。艾思奇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故居里展示了他的生平,只是他59岁就英年早逝让人感到十分惋惜。整个建筑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四合院,是其父1919年修建的,现在是云南省的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府翡翠大院坐落在和顺古镇元龙阁的龙潭边,这里是道家圣地,人间仙境。大院是民国元老李根源先生,唯一嫡孙李成兴旅缅华侨,回乡领头创建的,李成兴先生用四十多年的岁月专注于翡翠的研究和制作,成为翡翠界的知名人物,他的门店销售的翡翠做到了:“原料纯天然,翡翠无假货,如果售假货,愿意一赔十”。

这里还有传统民居一千多座,其中清代建筑就有一百多幢。有名的弯子楼是近代腾冲著名商号“永茂和”的主人李德爵弟兄建于和顺家乡的三个三坊一照壁的庭院组合住宅,占地1176.4平方米,为典型的民国初期的建筑,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外面看建筑弯弯曲曲,可在里边看不到弯曲的地方。堪称经典之作,被益为中国建筑的活化石。

图书馆是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于1928年集资兴办的,前身是1924年和顺青年发起成立的“阅书报社”,1938年建成中西合璧风格的馆舍。馆内藏书丰富,有许多珍本和传世不多的藏书。其馆舍的建筑也堪称经典之作,这里既有中华建筑的传统风格,也有西方建筑的富丽堂皇,在此观赏一个小小的乡村图书馆的外表和内涵,无不让人惊讶和震撼,近一百年以前的一个村落,为了村民文化知识的提升他们付出了许多呀!这里是目前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有十万多册,至今还保留着借阅的传统做法,我们在游览时就赶上几个村民在借阅图书,这种场景在当下已很少见了,让人感到十分的陌生与亲情。

八大家族的宗祠(李、刘、贾、张、寸、杨、尹、钏),建造年代、风格、规模有很大的差别,其建造年代最早的是寸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十三年,最晚的是杨氏宗祠,建于民国十四年,这些宗祠现在保护的十分完美,观后让人赏心悦目,思绪万千。

洗衣厅,也是这里的一大看点。传说和顺的前辈出国“走夷方”,时刻挂念家中的亲人,为了家乡亲人洗衣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从清光绪年间开始,逐步在沿河地段修建了六座形态各异的洗衣厅,这些是和顺的公益建筑。另外在河中心和河的沿岸还修建了两个湖心厅和七座凉亭,他们一起构成了和顺独特靓丽的人文美景。

这里还有马帮博物馆,据史料记载和顺古镇在繁华时期,马帮队在此中转的马匹高峰时达到3000多匹,一个夜晚马匹留下的粪便可达一尺多厚。

另外总兵府,文昌阁、造纸作坊等历史景点,同样值得游览,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只是走马观花的在门口撩上一眼,也算来过此地了。

观景是十分费力和耗时的事情,细雨不停,道路湿滑,一天过去了我们没有精力再继续观赏了,打道回府,饥肠辘辘的回到“素风堂”,凑巧的是“素风堂”的堂主闻卫东董事长从北京回到了和顺,一个充满阳光,阅历丰富,思想领先的年轻人。我们回来时他正在接待厅里弹着吉他自娱自乐,看我们进来,他放下吉他,站起身和我们老两口热情的打着招呼,我们盛情的邀请他继续弹唱,他高兴的为我们演唱了一首拿手的歌曲。这时厨师尹女士已把热乎乎的晚饭摆上了餐桌,四菜一汤和米饭,加上餐厅的壁炉里架上了火,顿时让人回家的感觉更加浓烈,看着餐桌后边酒柜上的大酒坛子,我情不自禁的喊到:“小姜来一斤家酿”,热乎乎的饭菜,配上热辣辣的家酿,还有堂主和小姜的参与我们一起推杯换盏,天南海北大侃,三下五除二,一斤酒水下肚,那真让人酣畅淋漓,乐不思蜀。晕晕乎乎睡觉,明天要去看热海大滚锅呢。

和顺古镇又迎来了新的一天,下了一天一夜的细雨没有停下的意思,吃过客栈丰盛的早餐,淋着细雨张经理拉着我们上路了。当天我们要去腾冲火山景区和火山热海景区游览。

火山景区位于腾冲城区的东南方,距离城区18公里。腾冲地处欧亚大陆和印度大陆板块交汇处,地壳运动活跃,带来频繁地震,这个景区是远古时代大地震遗留下来的火山遗迹,有大大小小97个火山口,保存好的有23座,这些火山有穹状火山、截顶圆锥火山、盾状火山、低平马尔式火山四大类,这使得腾冲火山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分布集中、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腾冲也因此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徐霞客在游记里写道“好个腾越州,十山九无头”就是腾冲火山风景的真实写照。走进火山景区,看到的都是火山口,而且每一座都是休眠中的火山,哈哈哈!最近的一次喷发已是7000年以前的事了,不用怕。景区内有名的景点是大空山和小空山,可以通过栈道爬到火山口,领略它们的雄姿,当然是需要付出体力的,好的是这里还有为游客服务的马匹,不过费用是挺高的,要提前和老乡讨好价嗷。最好的观赏方式是乘坐热气球,在300米的天空,那里可以高处揽胜,高度和消费是一致的,300米啊,300块!我们没有福气乘坐热气球去高处饱眼福,细雨中的热气球是不能运行的,只能看看放飞热气球的场地,那也不错,可以畅想放飞一下自我。

没事!不能坐热气球,那就去观赏一下博物馆吧,那里的知识和内容都是自己不知道的,很值得去学习学习。

火山看完了,抓紧时间行动,到热海景区去。那里有许多值得观赏的景点,最经典的是“热海大滚锅”,水温97度,是从《航拍中国》中看到的,今天可以看到真正的大滚锅啦,好激动!一定要带上一串生鸡蛋去煮一煮。听说山顶还有给游客开放的温泉,要是条件允许那是必须泡个澡的,那么高的水温会不会把皮给秃噜了,必须用手先试试温度再下水,要记牢啊!

火山热海景区到了。这里只见山底,不见山尖,热气腾腾的蒸汽在景区上空飘曳着,时隐时现的群山尖好像海市蜃楼一般,空气里弥漫着重重的硫磺味道,一呼吸有点辣搜搜的气味直入肺部,有种呛呛的感觉。我们沿着山势的景观小路向前行进,在深山峡谷里看到的第一个景观是:蛤蟆嘴,地热气从石头缝里向外“咕咕”的喷着。狮子头,在一处落差七八米的山崖上,地热水从一个像狮子嘴样的石缝里向外喷着。热水爆炸地,那里的好几个泉眼还在向外喷吐着冒着热气的白泥浆,有十几米高,路边的警示牌提醒游客“尽快通过,不许久留”,为保证游客安全这里的通道被封了起来,游客只能在另一条观景道上远远的望一望它的情景。仙人澡塘,在高处俯瞰,真是“碧水映美景,人在画中游,四处悠然静,那还去思蜀”。珍珠泉,像一串串珠子沿着山坡向前摆开。哈哈!眼镜泉就像一副人的眼镜摆在地面上,就是圆圈里冒出的热气让人有点害怕;鼓鸣泉那是形容的恰到好处,地热水从山坡的缝隙里向外喷出的水声就像在打鼓。嘿嘿嘿,还有一个景点叫“怀胎井”,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怀胎井”的名字是怎么想出来的,它好像和景物没法联系起来。到了热海石啦!再向上爬200米就可以见到“热海大滚锅”啦!

我们气喘吁吁的往上爬行,眼前的水雾越来越浓,没多一会,就来到“热海大滚锅”,这是一个直径3米多的盆形沸水池,深约1.5米,水温终年保持在97度,它的响声震耳,蒸汽冲天。就是现在不让自己煮鸡蛋了,只能挤在人群里照照像。不能煮鸡蛋,但是可以了解一下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腾冲一带天寒地冻,民不聊生,一个善良的老人历尽艰险,寻找办法,决心让腾冲变成温暖丰腴的地方,他的努力感动了神仙,神仙赐给他一棵宝珠让他含在嘴里,他顿感燥热难耐,便一口气喝干了几条河水,最后他变成吐热水的小龙,凡是他歇过脚的地方就有了数不清的热泉,从此,腾冲便四季温暖,牛羊肥壮,五谷丰登。听着美丽的传说,钻进热热的温泉之中,泡它个澡,那是何等的舒坦啊!抓紧行动,好惬意的温泉池,就是头顶没有遮雨的棚子,细雨绵绵下在身上感到有点不爽……

热海景区的条件还是很上档次的,服务一流,宾至如归,既能泡澡,还能品尝美食,就是价位有点高了。能理解,地处热海景区的至高点,一切物品运上来都很不易,何况美景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这些都值啦。

在山下我们还见到了仿制的远征军“老虎队”的战斗机。

腾冲不仅有美景、美食、火山、温泉、翡翠,还有可歌可泣的远征军血战日寇,收复腾冲的过往。

1942年云南西部重镇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从1944年5月开始反攻,9月14日腾冲收复,经过80余次的战斗,全歼日军酋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及部下6000余人,国军阵亡将士8000余人。在李根源先生的倡导下腾冲国殇墓园于1945年7月7日在腾冲叠水河畔的小团坡下落成,是全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宏大的国军抗日烈士陵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策应密支那抗日作战取得胜利之后,为纪念攻克腾冲的第二十集团军阵亡将士修建的烈士陵园,1996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殇墓园以小团坡为起点,修建了“攻克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腾冲战区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纪念塔”和墓园大门。在墓园大门的一侧修建了“倭冢”一座,埋日军尸于其中,由李根源先生题书刻石名“倭冢”,以示日本侵略者失败。在小团坡自下而上小碑林立,苍松翠柏,青草花黄,3168名英烈的骨灰罐就埋在这里,小小的石碑上刻着他们的姓名、籍贯、职务、军衔。

这里还有一个让人感慨万千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位国军的少将在出征的前夜,和他相恋多年的姑娘提出与他成婚,拗不过姑娘的少将只好答应了恋人的要求,成婚的第二天少将就去了前线,这一去,就没了音信,姑娘每天都会来到送郎出发的河边,探听新郎的消息,就这样过去了六十多年,直到姑娘离开世间,姑娘知道她喜爱的人不会回来,但是她期盼爱人还活在世上……

淋着细细秋雨,我和朋友游走在腾冲的景区和大街小巷,无论风景还是美食,无论翡翠还是故事,都让我感受到腾冲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人文历史的不易,此行让我收获颇多。

在腾冲的四十八小时过去了,我们离开腾冲,搭乘国航下午五点五十五分的航班前往春城昆明,开始我们的昆明周边之旅。

游云南,一部手机游云南,云南旅行社,云南地接社,云南旅游卡,云南旅游攻略,云南旅游新闻,云南旅游报价,云南旅游地图,云南旅游线路,云南旅游游记,云南旅游必去的景点,云南旅游景点,云南旅游跟团报价,云南旅游股票,2人去云南旅游5天多少钱,云南旅游线路,云南旅游咨询在线,云南旅游团,去云南旅游跟团好还是自己去好,云南旅游景点大全,云南旅游跟团报价纯玩,云南旅游路线,云南旅游几月份去合适,云南旅游最佳路线,云南旅游地图景点大全,云南旅游报团好还是自由行好,云南旅游纯玩团,高端旅游购物团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好友详细咨询云南旅游问题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